毛泽东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来历与演变
1927 年春天以后,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,南京和武汉国民政府相继“清党”和“分共”,革命形势跌入谷底。8月7日,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,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,毛泽东提出了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思想,由此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几十年的响亮口号。
面对局势骤然巨变,下一步怎么走?这个问题非常急迫地摆在中国共产党的面前。但中共中央领导层中一些人的认识一时并没能跟上急遽变化的局势,还批评湖南农民运动搞得“过火”了。
令人欣慰的是,这并不是全党唯一的声音。1927年初,毛泽东在实地考察了湘潭等五县的农民运动之后,认为批评农民运动“过火”的议论“貌似有理,其实也是错的。”他进一步指出: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是绘画绣花,不能那样雅致, 那样从容不迫,文质彬彬,那样温良恭俭让。革命是暴动,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。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。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,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。”虽然毛泽东此时还没有提出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论断,但他的思想深处无疑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。
局势发展越来越严峻。7月15日,武汉国民党政府宣布“分共”。
8月7日,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上,面对中国革命异常险峻而复杂的形势,面对国民党这个强大的敌人,毛泽东没有照搬俄国的革命经验,没有言必称马列地将问题停留在理论分析上,而是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斗争的需要,响亮地提出:“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......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。”
“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”这一观点,无疑是对中国革命理论和斗争方式的巨大突破。对抗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反动武装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,最直接有效的就是以革命的武装去反对它。
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最有影响力的三次大起义。
南昌起义是武装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开始。1927 年7 月31 日晚上, 全南昌市宣布戒严,将近凌晨2 点钟的时候,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、朱德、刘伯承等率领北伐军3 万余人,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,歼灭敌人1 万多人。南昌起义的意义无需赘言。由此开始,中国共产党开始拿起枪杆子干革命。
秋收起义是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的一次武装起义。秋收起义虽然由于敌我力量悬殊、全国革命形势低落等原因而失败了,但它锻造了一支队伍——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。这支队伍在秋收起义之后,根据毛泽东当机立断的命令,改变原有部署,退到浏阳文家市集中。
在文家市,毛泽东向全师指战员说:“现代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, 有枪杆子才能打倒反动派。这次武装起义受了挫折,算不了什么!胜败乃兵家常事。我们当前力量还小, 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,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, 去保存力量,发动农民革命。”在此之后,起义军经三湾改编, 走上井冈山,逐渐发展成为党领导的主要武装力量。
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大的起义。这次起义在广州这个华南最大的城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, 但由于共产国际代表诺伊曼坚持只能以城市为中心,必须“进攻进攻再进攻”,政权在坚持3 天之后便遭到了强大敌人的反扑。
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一条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?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在继续探索着。
在井冈山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之后,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作了深入的思考,回答了“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”的问题。毛泽东认为,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存在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“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”。
随后,毛泽东等人又在赣南、闽西建立起中央革命根据地,并在1931 年11 月成立了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”。它对内先后颁布了各种法律,使各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有着共同的章程可循;对外可以用国家政权的名义进行对等的交涉或发出公开号召,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但由于中共中央“左”倾冒险主义的发展,蒋介石军事、政治战略的改变等原因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 以失败告终,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,实施战略转移,并最终在陕北落脚。
到达陕北之后,时代的主题已经由土地革命逐渐向全民族抗战转变。中日民族矛盾已经超越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,一个民族敌人深入国土的事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只有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 才能挽救中华民族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共产党拿了10年的“枪杆子”该怎么处理?这是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。
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,王明从苏联回到延安。在1937年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,王明提出了“一切经过统一战线”“一切服从统一战线”的右的错误主张,否认共产党在抗战中争取领导权的重要意义,否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。这些, 从根本上来说,就是主张放弃枪杆子。在蒋介石时刻都磨刀霍霍的时候,这样的主张是十分危险的。
毛泽东则比王明清醒得多,他充分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。1938年11月6日,毛泽东在扩大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结论时,再次强调了“枪杆子”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:“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,但要争党的兵权, 要争人民的兵权。现在是民族抗战,还要争民族的兵权。在兵权问题上患幼稚病,必定得不到一点东西。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上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欺骗和恐吓的老当,很不容易觉悟到自己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。”“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全民抗战,把劳动人民推上了战争的舞台,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这个战争的最自觉的领导者。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: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。’”
同样是拿枪杆子,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在于与人民的关系, 共产党是为人民拿枪杆子,也就是毛泽东说的“要争人民的兵权”。与此相反的是,掌握着更先进的枪杆子却反人民的国民党并不明白这一点。
在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中, 共产党最终战胜国民党,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军队,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。这其中的原因, 关键不在枪杆子本身硬不硬,而在谁站在人民的立场代表人民。人民群众的意志、智慧和力量,即民心所向、民智所施、民力所为,具有决定性的意义。
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之下,深刻总结历史经验, 反思“左”和右的错误教训,紧紧握住为人民打仗的枪杆子,从而取得了一系列胜利,并最终用人民的枪杆子,缔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。
(来源:湘潮杂志;图片来源:毛公网微信公众号)
出处|重庆党史
编辑|苏 静
责编|武春霞 王宗志
编审|胡振江 杜根军
周末读史
向上滑动阅览
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中华民族和国际共运史上不曾有过的“君师合一”的伟大人物?觉得好看,请点这里↓↓↓